孩子的安全,是校园与家庭共同守护的底线。为响应2025年世界患者安全日“为每个儿童提供完全医疗照护”的号召,2025年9月11日下午,一场承载着责任与关怀的急救培训在东莞市企石镇中心幼儿园温情开展——东莞市企石医院儿科医护团队在儿科副主任冯婉萍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携带着专业的知识与实操工具走进校园,为企石镇中心幼儿园全园教师、保育员及后勤保安等员工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急救技能课,用医疗专业力量为幼儿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聚焦“黄金4分钟”,把急救知识讲透学懂
“儿童意外发生时,每一秒都可能改写结局——尤其是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最初的4分钟被称为“黄金抢救时间”,掌握正确急救方法,就能为生命争取更多可能!”培训现场,企石医院儿科温斯棋主治医师以这句关乎生命的提醒开篇,瞬间让在场教师们绷紧了学习的神经。
温斯棋医生借助图文并茂的PPT,将儿童心肺复苏(CPR)的原理、操作步骤拆解得清晰易懂:从判断意识与呼吸的正确方法,到胸外按压的位置、深度与频率,再到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标准动作,每一个环节都结合儿童生理特点详细说明;针对幼儿异物卡喉这一高频风险场景,他更是手把手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动作要领,特别强调“婴幼儿环抱冲击法”与“学龄儿童腹部冲击法”的差异,提醒老师们根据孩子年龄调整操作方式上上策,避免因方法不当造成二次伤害。生动的案例、直观的图示,让原本专业的急救知识变得“接地气”,在场教师们认真记录要点,不时举手提问,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
手把手实操教学,让急救技能“能上手、用得上”
“纸上得来终觉浅上上策,急救技能贵在实操。”理论讲解结束后,培训立即转入实操演练环节。医护人员将教师们分成若干小队,每组配备急救模拟人,开启“一对一”精准指导。
“按压时手臂要垂直于模拟人胸部,不能弯腰用劲!”“按压力度要适中,太深会伤肋骨,太浅没效果,就像这样……”“开放气道时,要轻轻抬起下巴,头不要后仰过度,避免压到孩子颈部!”医护人员们手持模拟人,一边示范标准动作,一边逐字逐句讲解注意事项;遇到教师操作不规范的地方,她们会温柔地纠正姿势,手把手调整手臂角度、按压力度,直到对方掌握正确要领。
幼儿园全体员工学习热情格外高涨,有的围在模拟人旁仔细观察,有的主动上前尝试操作,还有的拿出手机录制步骤视频,以便后续复习。从一开始的紧张生疏,到后来的熟练连贯,大家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核心技巧,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专业赋能获好评,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本次培训覆盖企石镇中心幼儿园教职工共71名,医护团队专业细致的讲解、耐心周到的指导,赢得了全体参训人员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太实用了!我们每天和孩子在一起,最怕遇到突发情况手忙脚乱,现在学会了这些急救技能,心里踏实多了!”参与培训的王老师激动地说,“以前总觉得心肺复苏离我们很远,今天亲手操作后才发现,只要掌握方法,我们也能成为孩子的‘生命守护者’。”
正如企石医院儿科副主任冯婉萍所说:“儿童安全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孩子的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让幼儿园教师们真正掌握急救技能,在意外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反应、科学规范处置’,为孩子们营造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更是我们医疗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此次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不仅让企石镇中心幼儿园全园教职工收获了实用的急救技能,更让“安全第一、科学急救”的理念深入校园。未来,相信在校园与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多教师掌握急救本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让每一个童年都能在守护中安心绽放。
大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